2012年7月8日 星期日

我依然看多黃金最重要的理由


金融市場上有三種主要被視為具有避險功能的資產:黃金、美元,以及瑞士法郎。

避險的意思就是當市場上發生令人極度恐慌的事件時,
投資人會將其資金大量轉入這幾項資產。
買進後當然不是希望獲利,而是要早別人一步將資金撤離將其停泊在安全的避風港內。

其中黃金屬於實體資產,而美元和瑞郎則屬於金融性資產。

不同的地方在於面對通膨來臨時,兩項資產的表現南轅北轍。
黃金會在通貨膨脹時打敗所有資產耀眼炫目地大漲,
而美元則是在通貨緊縮時獨步群雄大放異彩(瑞郎也是,但相對美元而言仍會大貶)。
這就是最基本的宏觀概念,兩句話就說完了,
很多人卻連這樣基本的知識都沒有就把大把大把鈔票往台股或基金裡塞。

經濟其實就只是相對的通貨膨脹抑或通貨緊縮兩者不斷循環的組合,只是循環週期的長短差異罷了。

全球在2008金融海嘯之前是一個通膨嚴重的週期,
戰後嬰兒潮的消費高峰、各項金融創新、網際網路的無遠弗屆,
以及葛林斯潘的長期低利率政策都助長了極度通膨的形成。
這時黃金最高來到了每盎司超過1000美元的價位,
美元指數則處於相對低點72左右(瑞郎也處於相對高位)。

金融海嘯之後全球陷入了一段相對通貨緊縮的時期(台灣科技電子業也大量裁員的時候),
黃金接著暴跌至每盎司不到700美元,
美元指數卻隨即竄高至將近90點整數大關,
幾乎就是2000年以後美元指數相對最高點。

一定有人看出來了,美元和黃金的反向關係,所有媒體也都大力強調的反向,
當黃金走高時,美元相對弱勢;反則黃金走弱之時,美元上揚。
其中的連結,當然就是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但金融市場往往領先於經濟表現(股價領先於經濟成長率)
所以黃金的價格往往又都領先於通膨。
因此最重要的判斷就在於對未來通膨的判斷!(很弔詭 但這就是金融市場無法被預測的原因!)

上個禮拜的各大央行連袂出擊,經緯度橫跨好幾個時區,
45分鐘內歐洲央行、英國、中國、巴西以及日本各自啟動降息和量化寬鬆。
要知道央行重視的不是GDP成長率,
而是就業市場(失業率)以及通膨程度(CPI物價指數),

而今美國就業市場疲弱不堪(非農沒有增加15萬以上都算堪憂),
失業率高居不下(8.2%),
全球通膨又處於低檔時期(反映了黃金的領先指標功能)
全球央行沒有理由不讓各家印鈔機再度啟動!

瘋狂印鈔的結果,當然就是通膨肆虐,黃金當道!

很多人最近對於黃金的走勢很沒信心,
但我在沒有看到全球央行資金嚴重緊縮之前,都不會改變我的看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